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微讲课+考点+教案课件汇总(文末下载)

1.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连接装置,将导管放入水中,用手握住试管,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气密性良好 。

2.加热时要注意两点(1) 先预热后集中加热 (2) 试管要略向下倾斜 (3) 使用酒精灯外焰加热 。

1.铁生锈实验的现象: 铁丝表面有红棕色固体生成,导管中形成一段红墨水柱 ,说明

2.铁锈的颜色 红棕色 主要成分 氧化铁 主要成分的化学式 Fe2O3。

1.白色污染是 塑料 造成的污染;温室效应是由 CO2所引起的;臭氧空洞是

1.食物变馊是食物和 氧气 发生了反应;薯片包装袋充的是 氮 气,这种气体的物理性

1.化学变化的概念: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凡是跟 燃烧 有关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3.化学性质的概念: 发生化学变化时表现出来的性质 ,常见的化学性质: 可燃性 、助燃性、氧化性等 。

4.物理性质的概念: 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蜡烛的物理性质: 乳白色圆柱状固体 。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联系: 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会发生物理变化;发生物理变化时,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

(5)煤油燃烧,氯化氢气体和氨气混合,产生 白烟 ,在碘化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 黄色沉淀 (以上空格填所产生的现象),以上三种物质的变化,是 化学 变化。

1.红磷燃烧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放热 , 产生大量白烟,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

3.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符号表达式为 P+O2P2O5。

实验结果偏小的原因有 装置漏气 、 红磷不足 、 未冷却至室温就测量 。

(1) 镁条不光会与氧气反应,还会与氮气、二氧化碳反应 (如 镁条 不行);

5.该实验还可推出,瓶内剩余4/5体积的气体是 氮气 ,其物理性质有 无色无味的气体 ;化学性质有 不支持燃烧 。

8.混合物: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 。如 空气、矿泉水等 。9.除了从物质种类来分辨纯净物和混合物,还可以从化学式角度来分辨,有化学式的是 纯净物 ,无化学式的是 混合物 。

10. 拉瓦锡 通过实验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门捷列夫 发表了元素周期表; 居里夫妇 从沥青铀矿中发现放射性的钋和镭; 诺贝尔 发明炸药,改进引爆装置; 我国科学家 首先通过人工方法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是结晶牛胰岛素。

2.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华同学打算设计如下方案:选用实际容积为40 mL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将过量的白磷放入试管,用橡皮塞塞紧试管口,通过导管与实际容积为60 mL且润滑性很好的针筒注射器组成如图7的实验装置。

假设此实验能按照小华的设想正常进行,且白磷所占体积与导管内的气体体积忽略不计,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实验前,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的活塞前沿从20 mL刻度处推至15mL刻度处,然后松手,若活塞仍能返回至20mL刻度处,则说明 装置气密性良好 。

(2)若先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等到试管冷却后再松开弹簧夹。可观察到的现象为 活塞前沿移动到12ml刻度处 。

(3)若不使用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充分反应直至燃烧结束,试管冷却。可观察到的现象为 活塞前沿移动到8ml刻度处 。

(4)若按小华的设想进行实验,实际可能遇到诸多问题而发生危险,造成实验失败。例如 试管炸裂、注射器活塞飞出等 。

1.铜绿受热分解的现象: 绿色固体逐渐变黑 、 试管口有小液滴生成 、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做镁条燃烧试验时,用砂纸打磨镁条的原因: 出去表面的氧化膜 ,镁条燃烧的现象 发出耀眼的白光 , 生成白色固体 。

(2)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时,试管夹从试管的 底 部往 上 夹持在 距离试管口1/3处 。

(2)取用蒸发皿时要用 坩埚钳 ,取下时要放在 石棉网 上,以免 烫坏实验桌 。

(1)酒精灯内的酒精容积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 2/3 ,不少于 1/4 。

例题.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量,右盘放固体W,左盘上加砝码,称量10.4克的固体W,则固体W的实际质量是( B )

变式.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量,右盘放固体W,左盘上加砝码,称量5.4克的固体W,则固体W的实际质量是( D )

(3)称量一般药品时,要 在天平两边的托盘上放两张等质量的纸 ;称量易潮解、有腐蚀性的药品时,药品要放在 玻璃器皿 中称量。如氢氧化钠固态可以放在 小烧杯 中称量。

(2)量筒只能 量液体 ,不能加热和量取热的液体,不能作反应容器,不能在量筒里稀释溶液。

(3)量液时,量简必须放平,视线要跟量简内液体的 凹液面最低处 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积。

例题. 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量筒放平稳,且面对刻度线mL,倾出部分液体后,俯视液面读数为11mL,则该同学倾出液体的体积是 ( D )

1.药剂的取用:“三不准” 不得用手接触药品 不得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 不得品尝药品的味道

注意:已经取出或用剩后的药品不能再倒回 原试剂瓶 ,应交回实验室(或应放入 指定容器 内)。

2.把块状药品或密度较大的金属颗粒放入玻璃容器时,应先把容器横放,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口后,再把容器慢慢竖起来。

3.滴加少量液体时,用 胶头滴管 ,要 悬浮 在试管正上方,不能 伸入试管 ;滴加大量液体药品时,手持细口瓶倾倒,标签应_向着手心_,瓶盖要 倒放 ,倾倒完毕后立即_盖上_瓶盖,放回原处,标签应_朝外_。

1.氧气的密度比空气 大 , 不易 溶于水,温度较低时,会形成 淡蓝色 液体和 淡蓝 色

2.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 产生淡蓝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3.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 持续红热、发红光,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

符号表达式为 Fe+O2Fe3O4,集气瓶中预先放水或细沙的目的是 防止生成的溅落物使瓶底炸裂 ,铁丝盘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 增大受热面积 ,铁丝末端系一根火柴的目的是 使铁丝温度达到着火点 。

5.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 放热、发黄光,有小液滴生成,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

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放热、发白光,有小液滴生成,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

6.镁条燃烧的现象 发出耀眼的白光 , 生成白色固体 。符号表达式: Mg+O2MgO 。

8.工业制氧气的方法 分离液态空气法 ,是 物理 变。

Categories:

No Responses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