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药瓶与大难题疫苗用玻璃瓶全球“告急”的背后

早在今年4月下旬,比尔·盖茨在接受Ezra Klein Show的采访时就提到过:即使把目前市面上所有的玻璃药瓶装满,也无法满足世界范围内的需求。

5月的库存数据是“2亿个”。美国牛津大学医学教授John Bell表示:全球只剩下2亿个玻璃药瓶了。因为世界各地所有能参与疫苗研发的人都已经参与进来,玻璃药瓶的存量正在被一点点吞噬耗尽。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目前有超过120个新冠病毒疫苗研发项目正在进行中,超过10项疫苗进入临床开发阶段——这是公众关注的焦点。我们总是认为,一旦疫苗被成功研制,这场蔓延全球的灾难也就到了尾声。

6月16日,《华尔街日报》网站再一次发出警示:全球性的玻璃短缺已经出现。即使新冠疫苗真的被研发出来,也无法及时有效地被运往世界各地。

药用玻璃瓶巨头肖特集团(SchottAG)年生产量在5亿左右,近期却接到了10亿的订货需求。面对仍处于疫苗研发阶段的制药公司不断飞来的订单,公司不得不选择拒绝。

“如果在现在的试验阶段就投入全力生产的话,我们恐怕就没有多余的生产能力留给那些真正被证明有效的疫苗了。”肖特公司的CEO表示。

另一方面,疫苗瓶是由专用玻璃制成的。为防止玻璃中的某些成分可能被所接触的药品析出,或发生玻璃及药品成分相互迁移等情况,药用玻璃中一般含有特定能抵抗极端温度变化及保持疫苗稳定的化学物质。

各大制药公司不得不提前布局:强生发出了2.5亿的订单;而流行病防范创新联盟(CEPI)由于担心日后可能出现的对药用玻璃的出口限制,直接在意大利和墨西哥购买了整条生产线亿支?

从5月开始,从事药用玻璃管制瓶等药用包装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正川股份股价屡创新高;而另一家中硼硅模制瓶龙头山东药玻如今的估值则处于十年以来的最高位。

6月16日,第二波外媒的预警消息刚传到国内,几家相关概念公司的董秘又收到了提问:

“新冠疫苗”的搜索指数居高不下,在6月15日-6月18日当周,百度指数环比提升176%。

事实上,在第一波“玻璃瓶短缺”的消息出现时,中国疫苗业协会就进行了回应:我国具备优质疫苗瓶生产的产业基础,疫苗玻璃瓶年产量至少达80亿支以上,能够满足新冠疫苗生产需求。

目前,国内大量的仿制药注射剂使用低硼硅或钠钙玻璃瓶,可以推测,疫苗业协会所提及的“80亿支玻璃瓶”就是这两类。

2017年12月,国家药监局发布《已上市化学仿制药(注射剂)一致性评价技术要求》的征求意见稿,其中明确提到:注射剂使用的包材标准,不建议使用低硼硅玻璃和钠钙玻璃。

而到了今年的5月,新版注射剂一致性评价政策指出:参与一致性评价的注射剂所使用的包装材料和质量性能不能低于参比制剂。

但是,根据现在国家药监局网站上的数据,截至目前,以“中硼硅”为关键词在“批准的药包材”栏目中进行搜索,返回结果共57个,“高硼硅”则为14个。

另外,这一市场寡头性极强。据草根调研,山东药玻作为绝对龙头,以2亿支的产量占据了国内90%以上的中硼硅玻璃瓶市场。

疫情之下,从口罩到口罩机、从熔喷布到熔喷布生产设备,这一轮又一轮不同主题的投资狂潮,使得原本不起眼的产业在资金的追涨杀跌下经历了相似的“过山车行情”:

一只一次性医用口罩,在三月份时出厂价格约为1.5元,后来则跌落到0.5元左右,大量批发甚至还有议价余地;

一台全自动口罩机,市场最热时超过100万每台,如今价格腰斩,不到20万就能拿下;

中高硼硅玻璃一定的生产门槛与既定的市场格局,客观上挡住了一批想要进入市场的人。而面对突至的风口,在主观上,也不妨多一点理性思维。

Categories:

No Responses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