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就像是上天派来的小天使,他们常常会做一些犯傻逗趣的行为,让人觉得无比可爱,给枯燥无味的生活添加了许多乐趣。尤其是他们感到害怕或是委屈巴巴还硬撑着表现得很坚强的时候,更是让人忍俊不禁。幼儿园集体排队打针时就是一个“萌”态百出的现场。
彩虹幼儿园大三班的音乐老师吴老师在她班里小朋友们集中排队打防疫针的时候记录下了孩子们排队打针的可爱一幕。吴老师说,孩子们的表现是随着队伍 “分节的”。排在队伍末尾的几个小朋友还比较轻松,有的在做小动作,有的在交头接耳窃窃私语。队伍中的小朋友分为两种,一种是表情凝重,密切观察前方的动态,另一种是看热闹的,看到有人哭闹会捂嘴偷偷笑。最可爱的当属排在队伍前面的几个小朋友了,有一些比较胆小的小女孩已经快吓哭了,还有一些小男孩明明自己也很害怕,还假装坚强给胆小的女同学加油鼓劲,小小男子汉的样子让人看了禁不住捧腹大笑,有网友表示:“这小表情,够我笑一天!”
说起打针,不仅是小朋友,有许多成年人都会比较抗拒。但其实打针并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可怕,打防疫针的疼痛感更轻,就像被蚂蚁咬了一口一样。但是很多人从小就接受的教育就是:“不听话的话就去让护士阿姨给你打一针”、“打针可疼了,千万不要感冒了,不然就要去医院打针”……这样的话,所以心理上产生了惧怕的情绪,因而无法正视打针。
其实打针并不是什么不得了的事,家长应该给孩子树立正确的观念,正视它,接受它。那么家长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孩子渐渐接受打针呢?
许多家长自己就害怕打针,生了病推推拖拖不愿去打针,哪怕一直吃药也不愿意打针。其实这会对孩子产生很不好的影响。父母是孩子的行为标杆,如果家长就表现得很害怕打针,孩子们就会想“连爸爸妈妈都不敢打针,打针真是太可怕了,我也不要打针”。因此,在需要打针的时候,家长一定要克服恐惧,以身作则,给孩子做一个好榜样。
许多家长常用恐吓的方式逼孩子做一些事。比如孩子想要吃雪糕,家长不同意,常常会说“你吃雪糕了感冒发烧就要去医院打针了,打针很疼的,会流很多血,所以不要吃了。”孩子听了感到害怕,就乖乖放下雪糕了。这样的做法虽然一时有效,却给孩子留下了“打针很可怕”的错误印象,导致以后需要打针的时候孩子也不愿意打针。
孩子们常常是需要鼓劲加油的,特别是打针的时候。打针的时候孩子本身就很恐惧,如果此时家长再大吼大叫,孩子就更害怕,不愿意打针,家长就会更生气,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如果家长可以给孩子一些鼓励,孩子也会给自己鼓劲,就会渐渐接受打针了。
只要我们都可以用正确的眼光看待打针这件事,它也就没那么可怕了。即便如此,还是建议每个大朋友小朋友都要注意健康,尽量避免生病,减少打针哦。
No Respon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