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起:一研究生做完实验清洗器材时发生爆炸!面部、眼睛受重伤……

据日媒消息,当地时间 4 月 17 日 15 时左右,位于日本东广岛市的

src=报道称,当时这名学生做完实验清洗器材时,发生了爆炸。目前具体原因仍在调查中。

另据 TBS 报道,据日本警方和消防部门消息,当日下午临近 3 点的时候,一名广岛大学相关人员向消防部门电话求救称, 有东西爆炸,伤了我的眼睛 。

在这起事故中,一名 24 岁的男研究生被送往广岛市一家医院,他面部和眼睛受重伤,但意识清醒。没有其他人受伤。

中山大学药学院随后发布通报称:实验室在清理此前毕业生遗留在烧瓶内的未知白色固体,一博士生用水冲洗时发生炸裂。炸裂产生的玻璃碎片刺穿该生手臂动脉血管。

随后,该生已经被送到医院救治。目前,伤情已经得到控制,无生命危险。以下是中山大学药学院关于 7.27 实验安全事故的通报:

拥有类似经历的研究生,也曾分享过自己劫后余生的故事, 在实验室犄角旮旯找到瓶旧试剂,差点炸了整个实验室!

他研究生刚进组那一年,参与到年末课题组进行的实验室大扫除中。作为一个新人,他在通风橱最里面角落一个布满灰尘的纸盒子里找到了一瓶非常非常旧的固体,标签什么的都没了,小心拧开盖子,发现是灰白色成块的固体。

在给多位师兄师姐看了后,大家都表示看起来挺像普通的无机盐,应该没事。最后大家决定用水涮一下倒掉,师兄就拿着往水槽去了。

这时候,年纪最大的大师兄表示,还是取一点试一下,然后就用盆接了水,用镊子夹了一块固体丢进去,因为那东西已经吸潮成块了,所以那一块挺大的,丢进去以后,只见迅速冒泡,师兄紧急一声:蹲下!

就在这时候,嘭的一声巨响,就是黑烟滚滚,警报声也响了 …… 大家都吓出一身汗,那个拿瓶子准备接水那个师兄,直接瘫软到站不住。一两分钟后,综合保障部就来人处理了。

后来经过检验才知道,那东西叫氢化钙,活性远远高于常见的钠氢,如果当时直接往那个瓶子里加水,他们五个人,一定和这个世界说再见了!他事后总结经验:不明试剂,一定要交给专业人士处理,万一判断失误,后果难以想象!

以上都是硕博生亲身经历的事件,同时也再一次警示了我们谨慎处理废旧试剂的重要性。原本毕业季高校实验室安排清理废旧试剂就是常规操作,但遇到同类问题,我们究竟该如何处理?

多数高校实验室都有定期清理废旧试剂的方案,例如以下是江南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发布的关于做好毕业季实验室物品清理的通知:

其中明确规定了,实验样品的清理及交接工作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实验室分类整理交接中提到,如有废弃实验样品(含实验产物、半成品)、实验材料(含包装物)、废弃化学试剂,按要求交由废弃处置公司进行处置。

加强实验室危化品管理服务 的工作进程,保障实验室安全。在现有化学品管理平台稳定运行基础上,制作并发放涉及危险化学品的实验室二维码,将 RFID 技术由危化品库房延伸至实验室层级;开展危化品试剂和气体供应商的资质审核;集中回收处置废旧化学试剂、危险废弃物、废旧气瓶等。

src=如此可见,首次接触试剂时,就可以在实验室制作试剂二维码,统一标记便于管理;真的等到最后毕业季清理时,未知试剂交给专业人士处理更为稳妥。

随着国家环保部门对危险废弃物管理的日趋规范和更加严格 , 全民的环保意识也在不断加强。目前 , 我国实验室产生的多数是通过有危废处置资质的环保企业集中处置。废弃物清理工作包括分类编号、更换或加固包装、分堆打包和计量登记等步骤。废弃化学试剂的分类清点需要大量的人力成本 , 约占到处置成本的一半。

从而造成了一种怪现象 , 就是处理一瓶废弃化学试剂的花费远高于购买一瓶新试剂的花费 , 而且处置危废的环保手续复杂。于是,处置废弃化学试剂就给各高校和科研院所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完成清理需要的时间成本也就在无形中增加了。

一般情况下,都是各个实验室内部人员先自行清理,再统计情况报送至废弃处置公司进行收尾工作,所以作为第一道清理工作的主力军,硕博生一定要注意以下最为基础的问题:

分类:干燥的固体试剂;色谱分离用的吸附剂;用过的滤纸片;测定熔点的废玻璃管,一些碎玻璃。

处理方法:化学处理,酸性或碱性物质先中和,并且用大量水冲洗干净。不随便倒入下水道。

处置方法:倒入贴有合适标签的容器分类存放;在合适的地方将这些溶剂点燃,而不应当倒入下水道。

Categories:

No Responses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