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吸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包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同步吸食奶茶和珍珠的新型吸管。

目前,我国每年人均奶茶的消费量为4杯,而北京、上海、杭州等各大城市的数据显示为30杯。但与台湾年均消费200杯、香港年均消费150杯的数量相比,我们国内的奶茶市场仍然有广阔的空间。使用合适的吸管不仅非常雅观,还能给饮用者提供一种方便,舒适,安全的感受。因此,改善现有吸管存在的不尽如人意之处,魔法珍珠奶茶吸管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并将为商家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专利号为cn201160735的中国专利,吸管,公开了一种吸管,包括管体;该管体是呈中空柱体并且具有一外表面、二端以及数个间隔部,该数个间隔部是间隔的形成于该外表面上并且由该管体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数个嵌合层,其是由该管体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并且具有二侧缘,其中该侧缘各自与一间隔部的一侧相连接,借此该嵌合层与该间隔部相互间隔排列于该管体的外表面上,且其中该嵌合层的径面弧长不小于间隔部的径面弧长。该专利只能在外观上较为多样化且能吸引人们,刺激使用者饮食的欲望。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同步吸食奶茶和珍珠的新型吸管。该新型吸管,包括直管部和漏斗部;漏斗部,内径从窄口端向广口端变大;

优选地,所述漏斗部的广口端设有缺口;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缺口为锯齿状;缺口大小和数量无严格要求,缺口的作用为:可以避免吸管和杯底密闭太严,导致漏斗部外部的液体无法流入,造成吸管内真空,影响吸食的便捷程度。

优选地,所述漏斗部的广口端内径为2-5cm,窄口端内径为0.9-2cm;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漏斗部的广口端内径为2.5-4.5cm,窄口端内径为1-1.5cm;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漏斗部的广口端内径为3.5cm,窄口端内径为1.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吸管可以同步吸食奶茶和珍珠,避免现有技术中奶茶吸食完而大量珍珠残留杯底的弊端。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本专利文本中所述的“直管部”不限于中空的圆柱体、棱柱体等,还包括中空的螺杆以及爱心型等其他任意管道可以编织的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吸管,如图1所示,包括漏斗部2和直管部1,漏斗部2包括窄口端2.1和广口端2.2。直管部1连接漏斗部2的窄口端2.1,直管部1和漏斗部2为一体式结构。

直管部1采用塑胶、乳胶以及其他环保型材料制成。直管部1是一条中空的圆柱状,直管部1的内径为1cm,长度为16cm。

优选地,直管部1还可以为中空的螺杆以及管道可以编织的任意形状,常见的编织形状包括爱心形、圆形、方形。

漏斗部2采用塑胶、乳胶以及其他环保型材料制成。漏斗部2包括窄口端2.1和广口端2.2,漏斗部2的内径从窄口端2.1向广口端2.2变大,广口端2.2内径为3cm,窄口端2.1内径为1cm,漏斗部2高为2cm。

优选地,广口端2.2设有三角形缺口,每个三角形缺口为面积是9mm2(6mm底、3mm高),缺口可以为1个、2个、3个等。三角形缺口均匀分布于广口端2.2。

优选地,本实施例的新型吸管可以为白色、红色、黄色、橙色、绿色、紫色等等,或者其他任意搭配的混合色或彩虹色。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直管部1的内径为0.9cm,长度为20cm。广口端2.2内径为5cm,窄口端2.1内径为0.9cm,漏斗部2高为2cm。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直管部1的内径为2cm,长度为15.5cm。广口端2.2内径为4.5cm,窄口端2.1内径为2cm,漏斗部2高为1.5cm。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直管部1的内径为1.1cm,长度为20.5cm。广口端2.2内径为3.5cm,窄口端2.1内径为1.1cm,漏斗部2高为2.5cm。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将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吸管插入扣盖型多功能杯盖(常见为市场上的杯盖上同时有奶茶圆孔和咖啡小扁孔的杯盖),杯体内盛有珍珠奶茶,对着直管部1的端口吸走部分空气,将造成管内压强变小,而为了平衡气压,大气压强将会迫使管内液体和珍珠上升。停止吸气时,管内液体下降,压强便回到平衡。广口端2.2下方有若干小三角形缺口,可以避免吸管和杯底密闭太严,导致漏斗部外部的液体无法流入,造成吸管内真空,影响吸食的便捷程度。

采用实施例1-4的新型吸管与市售的内径为1.1cm的圆柱形吸管进行对比实验。具体的实验方法及结果如下:

对市场上6大知名珍珠奶茶的实际测量,如图2、3所示,一杯590毫升的皇冕皇茶含51颗珍珠(平均每颗珍珠11.57毫升奶茶);而一杯390毫升的南洋茶铺奶茶含150颗珍珠(平均每颗珍珠2.6毫升奶茶)。综合考虑:六杯奶茶的液体部分共为3030毫升,而珍珠总数为823颗,平均对应比例为3030÷823=3.68(毫升/颗)

我们按照市面上的奶茶的配比制作了5杯600ml,每28-30毫升奶茶含8颗珍珠(直径为0.9厘米)的珍珠奶茶(下文称为实验奶茶)。

2、采用实施例1-4的4根吸管以及现有技术的一根吸管分别吸食一杯实验奶茶,统计在吸完所有奶茶后剩余的珍珠的数量,结果为:实施例1的吸管最后剩余5颗珍珠,实施例2吸管最后剩余6颗珍珠,实施例3的吸管最后剩余5颗珍珠,实施例4的吸管最后剩余4颗珍珠,现有技术的吸管最后剩余20颗珍珠。因此,使用实施例1-4的4根吸管,珍珠残留杯底数量明显少于现有技术的吸管。

由于漏斗部2是不断收窄的圆台结构,因此高度在0.9厘米处的圆直径为2.64厘米,其面积为πr2=3.14×1.32×1.32=5.47cm2;那么5.47cm2/0.64cm2=8.5颗,也就是说,实施例4的吸管可以同时罩住8.5颗(取整为8颗)直径为0.9厘米的珍珠。

1.实施例4的吸管,内部直径为1.1厘米,高度为20.5厘米的直管部1可以容纳的液体为πr2h=3.14×0.55×0.55×20.5=19.47ml;

而成人正常饮用奶茶量为28-30ml,根据上述分析,实施例4的吸管可以做到每喝一口28-30ml的奶茶可以吸到8颗珍珠,最终使奶茶和珍珠几乎同时享用完毕。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

Categories:

Tagged:

No Responses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