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城新闻网

酱油好不怕巷子深!在市区大南街道龙泉巷里有这样一家酱油铺,20多年坚持老传统散装打酱油、卖酱油,还十年如一日跟街坊邻居一起坚持限塑环保。

每天清晨6点一到,林琼婕就会准时打开铺门,迎接一早来买酱油的街坊邻居们。不多久,就有街坊提着瓶子上铺子里打酱油了。林琼婕一边热情地招呼,一边熟练地用油勺舀油注入瓶中,小小瓶口甚至不沾半点酱油,着实让人见识了一把熟能生巧的本领。值得一提的是,街坊邻居们都是自带瓶子来打酱油。“来铺子的基本都是熟客,知道我这买酱油不提供塑料瓶,几十年下来也就习惯自己带了。”林琼婕说道。

说起酱油铺和限塑的故事,林琼婕告诉记者家里几代人都是原温州酱油厂的职工,打小她便是在酱油缸边长大的,深知传统温州双缸酱油就是因为“造在缸里、酿在缸里、味在缸里”,才能真正成为味道鲜美、香浓醇厚的温州味道。在这样的环境里成长的林琼婕,坚守着传统双缸酱油的高品质。

但随着塑料包装的流行,林琼婕发现“塑料”不仅会影响到双缸酱油的品质,还成了一种日益严重的“白色”污染,影响着环境。

为此,从2005年林琼婕正式继承酱油铺时起,清退了店里所有的塑料装的酱油以及其他调味产品,取而代之的是搬出自家的“老油缸”。虽然每次都要“缸进缸出”进货很繁琐、也麻烦,但林琼婕还是把“打酱油”作为自家酱油铺唯一销售方式坚持了下来。

一开始,很多人觉得自带瓶子打酱油很麻烦,客人也流失了不少,但林琼婕总是很耐心的告诉街坊,自己带瓶打酱油不仅能保证味道正宗,还能减少塑料使用,起到保护环境的意义。就这样,林琼婕一坚持就是16年。粗略计算,按照酱油铺16年来的销售量,她的店减少了近10万个塑料制品的使用,让人无不感叹林琼婕坚持的力量!

如今,林琼婕和她的酱油铺仍旧是一人、一口缸、一家店的经营着,虽然在小巷里还是那样的“不起眼”,但通过坚持“打酱油”的方式,让温州“双缸酱油”的传统味道到了传承,更是让绿色低碳环保的理念,在龙泉巷里成为美谈。(林迎春)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鹿城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鹿城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鹿城新闻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鹿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致电,联系电话

【“我最满意的一件事”案例展播】“听见鹿城•24小时理论学习站”:打造身边的“红色加油站”

Categories:

No Responses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