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剧《妈妈咪呀!》,就是在著名流行乐团ABBA的几十首流行金曲的基础上创作而成的。
提到《妈妈咪呀》,我们不得不说说ABBA乐队。这是一个由两对夫妻组成的乐队,既是流行音乐史上著名的夫妻组合,却也是著名的离婚组合。
ABBA乐队流行于上世纪70年代,在西方唱片销量仅次于The Beatles,连U2的Bono都自叹弗如地表示:“在ABBA面前谈流行音乐,我们都不够格。”
西城男孩(Westlife)、王牌合唱团(Ace Of Base)、罗克塞合唱团(Roxette)等等团体都视ABBA乐队为流行乐坛师尊。
《妈妈咪呀》正是以ABBA演唱的歌曲为基础的一部音乐剧,《妈妈咪呀》的名字,也是由ABBA乐队同名歌曲而来的。在创作伊始,最首要问题就是用什么样的故事把这些歌曲串联起来。在《妈妈咪呀》背后,是编剧花了整整两年时间,雕琢出了最后的故事。
乐队名称来自于四名成员名字首字母的组合,在成立乐队前,Anni和Agnetha已是瑞典颇有名气的独唱演员,Bjorn属于Hootenanny演唱组,Benny是HepStars乐队的成员。Bjorn和Agnetha,Benny和Annie双双坠入爱河分别结成夫妻。
上世纪70年代末,瑞典最畅销的出口商品中,ABBA乐队的唱片名列第一,有资料显示,那些单薄的塑料片销量甚至超过了沃尔沃汽车。当年付不起钱的澳大利亚曾经用小麦、捷克斯洛伐克曾经用皮鞋来向瑞典购买ABBA唱片的版权。
遗憾的是,ABBA乐队也没有逃过合久必分的魔咒,1982年,在ABBA正式成立10年后,乐队因为两对夫妻的情感分裂就正式宣布解散。
最早发现ABBA乐队的歌曲中藏着很强的故事性的,正是音乐剧《妈妈咪呀!》的制作人朱迪·克莱默(Judy Craymer)。
当年,她用了10年的时间才说服ABBA的两位成员Bjorn与Benny把歌曲版权交给克莱默制作音乐剧。
为什么要用10年,因为ABBA的成员怕他们的名声被音乐剧搞砸了。但是朱迪·克莱默的直觉告诉自己,一定行。
如果没有朱迪·克莱默当年的坚持,今天的世界也同样就少了一部享誉全球的音乐剧《妈妈咪呀!》。
1997年,剧作家凯瑟琳·约翰逊、导演菲丽达·劳埃德先后入伙,音乐剧《妈妈咪呀!》的创作团队终于成型。
该剧最high的部分其实在落幕后的返场,六位辣妈辣爸级人物齐刷刷地以当年ABBA著名的圣斗士服登场,不禁让人想到了70年代的欧美流行音乐,不得不感叹:“那真是一个耀眼的年代。”
乐队方面表示,年底的时候他们将会在 NBC 和 BBC 节目中通过全息投影进行演出,同时成员比约恩透露2019年乐队会在全球范围内举行巡演,不过也是以全息投影的方式——呈现他们当年的模样。
消息一经发出,ABBA 的话题迅速登上 Twitter 全球趋势榜,Troye Sivan 等都发推支持,表示期待新歌。
不过也有不看好的,四个成员年纪加在一起超过 280 岁,新曲的创作、成员的声音状态等都让人担忧,美好何不就让它留在回忆中。
ABBA 这边倒是很豁然,“虽然可能我们已经上了年纪了,但歌是新的,这就很好”。
是的,人虽然老了,但是天赋和热情却一点都没减少,这才是创作一部好作品的前提。
ABBA那无忧无虑的阳光劲儿、那没心没肺的开朗,完全合衬《妈妈咪呀!》中,爱琴海边的浪漫故事:阳光、爱情、亲情、友谊,美景。无置可否的是,《妈妈咪呀!》定格了他们黄金时代洋溢着朝气的音乐与梦想充沛的年华……
No Responses